別了,Mriya!

別了,Mriya!

March 2, 2022·Jingyao Zhang
Jingyao Zhang

image

最近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,似乎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。國內的社交媒體上,我看到大多數的國人言語上都是支援俄羅斯的,當下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非常鐵,所以國人這種態度其實可以理解的。

但是我覺得吧,戰爭是個很複雜的東西,你說不出來那一方是對的,那一方是錯誤的,因為戰爭的每一方都是站在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的角度上考慮的,所以沒有對錯。澤連斯基想加入歐盟,可能是為了改善烏克蘭頹廢的經濟;想加入北約,也可能是因為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給烏克蘭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感。普京吞併克里米亞也是出於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,畢竟黑海艦隊總不能沒有出海口;入侵烏克蘭也是美國一步一步的挑唆所導致……美國背信棄義在前,北約五次東擴越來越讓俄羅斯沒有安全感……

雖然,戰爭沒有對錯,但戰爭的結局一定沒有贏家,所有人都是輸家,畢竟世界早已連線在一起,沒有人可以隔岸觀火……

AN-225 Art

這場戰爭或者說是爭端,最令我唏噓的可能就是“安-225”運輸機的損壞,據悉2月27日,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“安-225”在基輔郊外的機場被俄方損壞。我一直都不想發這個部落格,因為俄烏戰場上的新聞真真假假,實在讓人難以分辨。我一直在等待安東諾夫公司官方的宣告,宣告“安-225”還好好的。 今天凌晨,安東諾夫公司發了一條推特:“DREAMS do not burn🇺🇦!”,並沒有解釋更多。我個人的理解是,“安-225”不在了,但是夢想永不會被燒燬。

ANTONOV Twitter

看到了網友為“安-225”送別的話,我稍微修改了一下:

製造一架安-225需要整個蘇聯,毀滅一架安-225卻只需要一發炮彈。

沒想到“Mriya”的命運是以這樣悽慘的結果而告終,它帶著航空史上無盡的夢幻迴歸了31年前紅色帝國消失的那場暴風雪。

此別竟是永別!

某種程度上,安-225代表著人類挑戰天空的最高峰。

從綁火箭飛天的萬戶到萊特兄弟,再到如今,挑戰飛行是不論膚色國籍,人類共同的夢幻。

今天,我們很可能要與這場大夢告別,但我相信,未來還會有這樣的傑作,帶著咆哮的渦流劃開天空的雲彩。

彼時,定會有人想起這對巨翼,永遠地埋葬在基輔的黑土地裡。

世界和平!PEACE!

最後更新於